通富微电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 74.24 (2024年3月 最新)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通富微电应付账款周转天数(Days Payable)的相关内容及计算方法如下: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又称平均付现期,用于衡量公司需要多长时间付清供应商的欠款,属于公司经营能力分析范畴。
截至2024年3月, 通富微电 过去一季度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为 74.24。

通富微电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或其相关指标的历史排名和行业排名结果如下所示:

在过去十年内, 通富微电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最小值:80.46  中位数:100.99  最大值:112.27
当前值:80.46
半导体内的 624 家公司中
通富微电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排名高于同行业 66.03% 的公司。
当前值:80.46  行业中位数:58.235

点击上方“历史数据”快速查看通富微电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历史走势;
点击上方“解释说明”快速查看关于通富微电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详细说明;
点击上方“相关词条”快速查看与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相关的其他指标。


通富微电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002156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历史数据

通富微电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历史年度,季度/半年度走势如下:
通富微电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年度数据
日期 2014-12 2015-12 2016-12 2017-12 2018-12 2019-12 2020-12 2021-12 2022-12 2023-12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112.27 107.35 105.63 107.33 102.06 96.75 91.75 92.38 99.91 91.36
通富微电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季度数据
日期 2021-12 2022-03 2022-06 2022-09 2022-12 2023-03 2023-06 2023-09 2023-12 2024-03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86.26 97.59 91.75 82.12 87.30 129.94 99.82 75.58 67.34 74.24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半导体仪器和材料(三级行业)中,通富微电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与其他类似公司的比较如下:
* 选自同一行业,市值最接近的公司;x轴代表市值,y轴代表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数值;点越大,公司市值越大。

通富微电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002156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分布区间

半导体(二级行业)和科技(一级行业)中,通富微电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分布区间如下:
* x轴代表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数值,y轴代表落入该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区间的公司数量;红色柱状图代表通富微电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所在的区间。

通富微电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002156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计算方法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又称平均付现期,用于衡量公司需要多长时间付清供应商的欠款,属于公司经营能力分析范畴。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增加可能表明该公司延迟付款给供应商。
截至2023年12月通富微电过去一年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 平均 年度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 / 年度 营业成本 * 年度 天数
= (期初 年度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 + 期末 年度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 / 期数 / 年度 营业成本 * 年度 天数
= (6032.39 + 3815.03) / 2 / 19671 * 365
= 91.36
截至2024年3月通富微电 过去一季度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 平均 季度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 / 季度 营业成本 * 季度 天数
= (期初 季度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 + 期末 季度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 / 期数 / 季度 营业成本 * 季度 天数
= (3815.03 + 3737.01) / 2 / 4641 * 365 / 4
= 74.24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感谢查看价值大师中文站为您提供的通富微电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详细介绍,请点击以下链接查看与通富微电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相关的其他词条:


通富微电 (002156) 公司简介

一级行业:科技
二级行业:半导体
公司网站:www.tfme.com
公司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开发区崇川路288号
公司简介:公司是由南通华达微电子有限公司和富士通(中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由中方控股的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专业从事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公司目前的封装技术包括Bumping、WLCSP、FC、BGA、SiP等先进封测技术,QFN、QFP、SO等传统封装技术以及汽车电子产品、MEMS等封装技术;测试技术包括圆片测试、系统测试等。公司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研究院等高层次研发平台,拥有2000多人的技术管理团队。在行业内率先通过ISO9001、ISO/TS16949等质量体系。采用SAP、MES、设备自动化、EDI等信息系统,可按照客户个性化的规范自动控制生产过程,实时和客户进行信息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