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铃汽车 利息支出 : ¥ -6 (2024年3月 TTM)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江铃汽车利息支出(Interest Expense)的相关内容及计算方法如下:

利息支出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进行债权性融资支付的资金占用费用。
截至2024年3月, 江铃汽车 过去一季度利息支出 为 ¥ -6。 江铃汽车 最近12个月的 利息支出 为 ¥ -6。
利息保障倍数 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 由 营业利润 除以该公司的 利息支出 而得。 截至2024年3月, 江铃汽车 过去一季度 营业利润 为 ¥ 93 , 过去一季度 利息支出 为 ¥ -6,所以 江铃汽车 过去一季度 利息保障倍数 为 13.63。
利息保障倍数 越高,公司的财务实力越强。
注意:如果利息支出 利息收入 都没有数据(数值为0),但 净利息收入 数值为负,则价值大师网用 净利息收入 代替利息支出来计算 利息保障倍数

点击上方“历史数据”快速查看江铃汽车 利息支出的历史走势;
点击上方“解释说明”快速查看关于江铃汽车 利息支出的详细说明;
点击上方“相关词条”快速查看与利息支出相关的其他指标。


江铃汽车 利息支出 (000550 利息支出) 历史数据

江铃汽车 利息支出的历史年度,季度/半年度走势如下:
江铃汽车 利息支出 年度数据
日期 2014-12 2015-12 2016-12 2017-12 2018-12 2019-12 2020-12 2021-12 2022-12 2023-12
利息支出 -0.42 -0.42 -0.18 -0.23 -0.22 -2.90 -1.44 -7.53 -12.89 -10.09
江铃汽车 利息支出 季度数据
日期 2021-12 2022-03 2022-06 2022-09 2022-12 2023-03 2023-06 2023-09 2023-12 2024-03
利息支出 5.20 -14.97 8.11 -34.29 28.26 -9.96 4.57 -22.26 17.55 -6.80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江铃汽车 利息支出 (000550 利息支出) 解释说明

利息支出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进行债权性融资支付的资金占用费用。
利息保障倍数 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它是衡量企业支付负债利息能力的指标。 由 营业利润 除以该公司的 利息支出 而得。
情况1:如果利息支出为负数, 营业利润 为正数,则
利息保障倍数 = -1 * 营业利润 / 利息支出
情况2:如果利息支出为负数, 营业利润 为负数,则
该公司没有足够的收益来偿还其利息支出
情况3:如果利息支出为0, 长期借款和资本化租赁债务 为0,则
该公司无负债。
如果以上情况都不满足,则结果无意义。
注意:如果利息支出 利息收入 都没有数据(数值为0),但 净利息收入 数值为负,则价值大师网用 净利息收入 代替利息支出来计算 利息保障倍数
截至2024年3月江铃汽车 过去一季度 营业利润 为 ¥ 93 , 过去一季度 利息支出 为 ¥ -6, 过去一季度 长期借款和资本化租赁债务 为 ¥ 71, 所以江铃汽车 过去一季度 利息保障倍数 为:
利息保障倍数 = -1 * 季度 营业利润 / 季度 利息支出
= -1 * 93 / -6
= 13.63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利息保障倍数 越高,公司的财务实力越强。

感谢查看价值大师中文站为您提供的江铃汽车利息支出的详细介绍,请点击以下链接查看与江铃汽车利息支出相关的其他词条:


江铃汽车 (000550) 公司简介

一级行业:周期性消费
二级行业:汽车和配件
公司网站:www.jmc.com.cn
公司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迎宾中大道2111号
公司简介:公司是一家集汽车研发、制造和销售的现代化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是依托轻型商用车市场领导地位及领先技术,为智慧物流领域提供优秀产品及解决方案的中国汽车行业先锋,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整车出口基地,连续多年位列全球最具价值的汽车品牌100强。依托福特汽车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支持,公司在业内的影响力稳步提升,无论在产品研发还是技术设备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公司首批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北斗系统的车联网产品认证示范企业,发明专利“一种分析整车和零部件RE值关系的方法”获得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公司首款JMC品牌重卡“江铃威龙”荣获“2018中国年度卡车”大奖及“最具潜力重卡”奖,充分展示公司在商用车领域的技术领先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在持续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顺应国际国内行业发展新态势,公司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创新业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