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科技 营业利润率 % : 3.57% (2024年3月 最新)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中自科技营业利润率 %(Operating Margin %)的相关内容及计算方法如下:

营业利润率 % 营业利润 除以该公司的 营业收入 而得。截至2024年3月, 中自科技 过去一季度 营业利润 为 ¥ 13, 过去一季度 营业收入 为 ¥ 375,所以 中自科技 过去一季度营业利润率 % 为 3.57%。

中自科技营业利润率 %或其相关指标的历史排名和行业排名结果如下所示:

在过去十年内, 中自科技营业利润率 %
最小值:-26.12  中位数:2.15  最大值:11.38
当前值:2.07
汽车和配件内的 618 家公司中
中自科技营业利润率 % 排名低于同行业 66.18% 的公司。
当前值:2.07  行业中位数:5.335

点击上方“历史数据”快速查看中自科技 营业利润率 %的历史走势;
点击上方“解释说明”快速查看关于中自科技 营业利润率 %的详细说明;
点击上方“相关词条”快速查看与营业利润率 %相关的其他指标。


中自科技 营业利润率 % (688737 营业利润率 %) 历史数据

中自科技 营业利润率 %的历史年度,季度/半年度走势如下:
中自科技 营业利润率 % 年度数据
日期 2013-12 2014-12 2017-12 2018-12 2019-12 2020-12 2021-12 2022-12 2023-12
营业利润率 % 2.15 4.44 6.30 -10.95 11.38 11.05 1.46 -26.12 2.00
中自科技 营业利润率 % 季度数据
日期 2021-12 2022-03 2022-06 2022-09 2022-12 2023-03 2023-06 2023-09 2023-12 2024-03
营业利润率 % -3.15 -22.28 -26.04 -30.78 -24.95 3.76 1.31 2.09 1.49 3.57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汽车配件(三级行业)中,中自科技 营业利润率 %与其他类似公司的比较如下:
* 选自同一行业,市值最接近的公司;x轴代表市值,y轴代表营业利润率 %数值;点越大,公司市值越大。

中自科技 营业利润率 % (688737 营业利润率 %) 分布区间

汽车和配件(二级行业)和周期性消费(一级行业)中,中自科技 营业利润率 %的分布区间如下:
* x轴代表营业利润率 %数值,y轴代表落入该营业利润率 %区间的公司数量;红色柱状图代表中自科技的营业利润率 %所在的区间。

中自科技 营业利润率 % (688737 营业利润率 %) 计算方法

营业利润率 % 营业利润 除以 营业收入 的比率,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截至2023年12月中自科技过去一年的营业利润率 %为:
营业利润率 % = 年度 营业利润 / 年度 营业收入
= 31 / 1544
= 2.00%
截至2024年3月中自科技 过去一季度营业利润率 %为:
营业利润率 % = 季度 营业利润 / 季度 营业收入
= 13 / 375
= 3.57%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中自科技 营业利润率 % (688737 营业利润率 %) 解释说明

毛利率 % 相似,公司也需要长期保持营业利润率 %的稳定。在同一个行业中,营业利润率 %较高的公司的经营效率更高。在市场放缓或衰退期间,公司也更加稳定。彼得•林奇(Peter Lynch)更倾向营业利润率 %更高的公司,而不是更低的公司。
营业利润率 %可以通过调整 折旧、损耗和摊销 而被操纵。
如果公司面临竞争,其营业利润率 %可能会下降。通常来说,公司的营业利润率 %会在其 营业收入 和利润下降之前下降。因此,营业利润率 %是衡量公司是否面临问题的重要指标。
例如,诺基亚在2012年失去了全球销量第一的宝座,其股票自2007年以来跌去了90%;而自2002年起,尽管 稀释每股收益 仍在上升,诺基亚的营业利润率 %却在逐年下降。关注营业利润率 %的投资者是可以避免这样巨大的损失的。黑莓公司也是类似的情况。
因此,营业利润率 %对于价值大师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选股条件。

感谢查看价值大师中文站为您提供的中自科技营业利润率 %的详细介绍,请点击以下链接查看与中自科技营业利润率 %相关的其他词条:


中自科技 (688737) 公司简介

一级行业:周期性消费
二级行业:汽车和配件
公司网站:www.sinocat.com.cn
公司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古楠街88号
公司简介: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环保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移动污染源(机动车、非道路机械、船舶等)尾气处理催化剂领域的少数主要国产厂商之一,并积极探索其技术在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等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是应用于各类天然气车、柴油车、汽油车和摩托车尾气处理的催化剂,以催化单元的形式或将催化单元及其他器件封装于金属外壳中后以封装成品的形式进行产品销售。尾气处理催化单元是尾气后处理系统的核心部件,安装在发动机的下游,通过氧化还原等催化反应将内燃机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等有害气体和颗粒物(PM)转化为水、二氧化碳(CO2)和氮气(N2)等无害物质。尾气处理催化单元系由催化剂厂商将催化剂涂覆在蜂窝陶瓷或金属等载体上而成,其中载体为尾气处理提供化学反应场所,而催化剂则起到处理尾气中有害物质的各类化学反应的关键催化作用,主要由稀土储氧材料、氧化铝材料、贵金属材料等催化材料和增强催化性能的助剂组成。尾气处理催化剂的性能对尾气处理的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不同燃料类型、不同内燃机型号的尾气处理催化剂的具体配方均有不同,但核心技术共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