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科技 存货 : ¥ 342 (2024年3月 最新)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中自科技存货(Total Inventories)的相关内容及计算方法如下:

存货是公司短期内所有存货的总和,属于流动资产项目,包括: 原材料 在产品 存货调整 库存商品 ,和 其他存货
截至2024年3月, 中自科技 过去一季度存货 为 ¥ 342。 中自科技 从 2023-12 到 2024年3月 的平均 存货 为 ¥ 352.34。
本·格雷厄姆(Ben Graham)在计算 净净营运资本 NNWC 时,存货仅被视为账面价值的50%。 截至2024年3月, 中自科技 净净营运资本 NNWC 为 ¥ 4.14。
存货周转天数 是指企业从取得存货开始,至消耗、销售为止所经历的天数。 截至2024年3月, 中自科技 存货周转天数 为 97.28。
存货周转率 衡量公司一年内库存周转的速度。 截至2024年3月, 中自科技 存货周转率 为 0.94。
存货/收入 衡量了公司管理其库存水平的能力。 它测量公司当前拥有的库存以支持当前的收入的比率。 截至2024年3月, 中自科技 存货/收入 为 0.94。

点击上方“历史数据”快速查看中自科技 存货的历史走势;
点击上方“解释说明”快速查看关于中自科技 存货的详细说明;
点击上方“相关词条”快速查看与存货相关的其他指标。


中自科技 存货 (688737 存货) 历史数据

中自科技 存货的历史年度,季度/半年度走势如下:
中自科技 存货 年度数据
日期 2013-12 2014-12 2017-12 2018-12 2019-12 2020-12 2021-12 2022-12 2023-12
存货 32.40 34.94 37.98 51.74 170.36 208.89 149.70 248.94 362.54
中自科技 存货 季度数据
日期 2021-12 2022-03 2022-06 2022-09 2022-12 2023-03 2023-06 2023-09 2023-12 2024-03
存货 149.70 171.37 192.70 264.39 248.94 360.25 331.32 327.94 362.54 342.14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中自科技 存货 (688737 存货) 解释说明

存货是公司短期内所有存货的总和,属于流动资产项目,包括: 原材料 在产品 存货调整 库存商品 ,和 其他存货
库存控制是业务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公司没有足够的库存,则可能无法满足客户要求的交货时间。如果库存过多,则持有库存的成本可能会很高。
1. 本·格雷厄姆(Ben Graham)在计算 净净营运资本 NNWC 时,存货仅被视为账面价值的50%。
截至2024年3月中自科技 过去一季度 净净营运资本 NNWC 为:
净净营运资本 NNWC
= ( 季度 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及短期证券 + 0.75 * 季度 应收账款 + 0.5 * 季度 存货 - 季度 负债合计
- 季度 优先股 - 季度 少数股东权益 / 季度 期末总股本
= ( 745 + 0.75 * 382 + 0.5 * 342 - 698
- 0 - 8) / 120
= 4.14
2. 存货周转天数 是指企业从取得存货开始,至消耗、销售为止所经历的天数。
截至2024年3月中自科技 过去一季度 存货周转天数 为:
存货周转天数 = 平均 季度 存货 / 季度 营业成本 * 季度 天数
= 352.34 / 331 * 365 / 4
= 97.28
3. 存货周转率 衡量公司一年内库存周转的速度。
截至2024年3月中自科技 过去一季度 存货周转率 为:
存货周转率 = 季度 营业成本 / 平均 季度 存货
= 331 / 352.34
= 0.94
4. 存货/收入 衡量了公司管理其库存水平的能力。 它测量公司当前拥有的库存以支持当前的收入的比率。
截至2024年3月中自科技 过去一季度 存货/收入 为:
存货/收入 = 平均 季度 存货 / 季度 营业收入
= 352.34 / 375
= 0.94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感谢查看价值大师中文站为您提供的中自科技存货的详细介绍,请点击以下链接查看与中自科技存货相关的其他词条:


中自科技 (688737) 公司简介

一级行业:周期性消费
二级行业:汽车和配件
公司网站:www.sinocat.com.cn
公司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古楠街88号
公司简介: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环保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移动污染源(机动车、非道路机械、船舶等)尾气处理催化剂领域的少数主要国产厂商之一,并积极探索其技术在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等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是应用于各类天然气车、柴油车、汽油车和摩托车尾气处理的催化剂,以催化单元的形式或将催化单元及其他器件封装于金属外壳中后以封装成品的形式进行产品销售。尾气处理催化单元是尾气后处理系统的核心部件,安装在发动机的下游,通过氧化还原等催化反应将内燃机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等有害气体和颗粒物(PM)转化为水、二氧化碳(CO2)和氮气(N2)等无害物质。尾气处理催化单元系由催化剂厂商将催化剂涂覆在蜂窝陶瓷或金属等载体上而成,其中载体为尾气处理提供化学反应场所,而催化剂则起到处理尾气中有害物质的各类化学反应的关键催化作用,主要由稀土储氧材料、氧化铝材料、贵金属材料等催化材料和增强催化性能的助剂组成。尾气处理催化剂的性能对尾气处理的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不同燃料类型、不同内燃机型号的尾气处理催化剂的具体配方均有不同,但核心技术共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