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通科技 市盈增长比 : 2.07 (今日)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浩通科技市盈增长比(PEG Ratio)的相关内容及计算方法如下:

市盈增长比 由市盈率除以增长率而得。请注意,对于非银行类公司,价值大师网使用 持续经营市盈率 除以该公司的 5年每股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增长率 %来计算市盈增长比。对于银行类公司,则使用5年每股账面价值增长率 %作为分母来计算。 截至今日, 浩通科技 持续经营市盈率 为 22.51, 5年每股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增长率 % 为 10.90%,所以 浩通科技 今日的 市盈增长比 为 2.07。

浩通科技市盈增长比或其相关指标的历史排名和行业排名结果如下所示:

在过去十年内, 浩通科技市盈增长比
最小值:0.37  中位数:0.91  最大值:2.2
当前值:2.07
金属与开采内的 173 家公司中
浩通科技市盈增长比 排名低于同行业 64.16% 的公司。
当前值:2.07  行业中位数:1.37
彼得·林奇(Peter Lynch)认为,当公司的市盈率和其增长率相等时,该公司的估值在合理范围内。

点击上方“历史数据”快速查看浩通科技 市盈增长比的历史走势;
点击上方“解释说明”快速查看关于浩通科技 市盈增长比的详细说明;
点击上方“相关词条”快速查看与市盈增长比相关的其他指标。


浩通科技 市盈增长比 (301026 市盈增长比) 历史数据

浩通科技 市盈增长比的历史年度,季度/半年度走势如下:
浩通科技 市盈增长比 年度数据
日期 2014-12 2015-12 2016-12 2017-12 2018-12 2019-12 2020-12 2021-12 2022-12 2023-12
市盈增长比 - - - - - - - 0.54 1.14 3.58
浩通科技 市盈增长比 季度数据
日期 2021-12 2022-03 2022-06 2022-09 2022-12 2023-03 2023-06 2023-09 2023-12 2024-03
市盈增长比 0.54 - - - 1.14 - - - 3.58 -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其他工业金属与开采(三级行业)中,浩通科技 市盈增长比与其他类似公司的比较如下:
* 选自同一行业,市值最接近的公司;x轴代表市值,y轴代表市盈增长比数值;点越大,公司市值越大。

浩通科技 市盈增长比 (301026 市盈增长比) 分布区间

金属与开采(二级行业)和基础材料(一级行业)中,浩通科技 市盈增长比的分布区间如下:
* x轴代表市盈增长比数值,y轴代表落入该市盈增长比区间的公司数量;红色柱状图代表浩通科技的市盈增长比所在的区间。

浩通科技 市盈增长比 (301026 市盈增长比) 计算方法

市盈增长比 由市盈率除以增长率而得。请注意,对于非银行类公司,价值大师网使用 持续经营市盈率 除以该公司的 5年每股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增长率 %来计算市盈增长比。对于银行类公司,则使用5年每股账面价值增长率 %作为分母来计算。
截至今日浩通科技市盈增长比为:
市盈增长比 = 今日 持续经营市盈率 / 今日 5年每股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增长率 %
= 22.51 / 10.9
= 2.07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浩通科技 市盈增长比 (301026 市盈增长比) 解释说明

为了比较具有不同增长率的股票,彼得·林奇(Peter Lynch)引入了市盈增长比的概念。他定义市盈增长比为市盈率除以增长率。他认为当公司的市盈率和增长率相等时,该公司的估值在合理范围内。但他也表示,相比一家年增长率为10%,市盈率为10的公司,他更愿意收购一家年增长率为20%,市盈率为20的公司。

感谢查看价值大师中文站为您提供的浩通科技市盈增长比的详细介绍,请点击以下链接查看与浩通科技市盈增长比相关的其他词条:


浩通科技 (301026) 公司简介

一级行业:基础材料
二级行业:金属与开采
公司网站:www.hootech.com.cn
公司地址: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经济开发区刘荆路1号
公司简介:公司是国内综合优势领先的贵金属二次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之一,是江苏省科技厅、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联合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是江苏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并荣获江苏省创新型企业等荣誉称号。公司技术研发中心被江苏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等部门认定为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并被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江苏省贵金属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司秉承“资源有限、循环无限、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经营理念,专注于贵金属二次资源综合利用。通过多年的自主创新,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积极培养专业人才、持续提高产品质量、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公司业已成为国内综合优势领先的贵金属二次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