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利泰 营业收入 : ¥ 908 (2024年3月 TTM)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凯利泰营业收入(Revenue)的相关内容及计算方法如下:

营业收入也称为销售收入,是公司从其正常业务活动中获得的收入,通常是从向客户销售商品和服务中获得的收入。通常来说,它在损益表中位于最顶端。
截至2024年3月, 凯利泰 过去一季度营业收入 为 ¥ 246。 凯利泰 最近12个月的 营业收入 为 ¥ 908。
凯利泰 1年总收入增长率 % 为 -20.50%。 凯利泰 3年总收入增长率 % 为 -3.40%。 凯利泰 5年总收入增长率 % 为 0.50%。 凯利泰 10年总收入增长率 % 为 21.60%。
截至2024年3月, 凯利泰 过去一季度 每股收入 为 ¥ 0.34。 凯利泰 最近12个月的 每股收入 为 ¥ 1.27。
凯利泰 1年每股收入增长率 % 为 -20.40%。 凯利泰 3年每股收入增长率 % 为 -4.00%。 凯利泰 5年每股收入增长率 % 为 0.50%。 凯利泰 10年每股收入增长率 % 为 18.80%。

凯利泰营业收入或其相关指标的历史排名和行业排名结果如下所示:

在过去十年内, 凯利泰3年每股收入增长率 %
最小值:-4  中位数:25.3  最大值:50.8
当前值:-4
医疗器械内的 461 家公司中
凯利泰3年每股收入增长率 % 排名低于同行业 72.67% 的公司。
当前值:-4  行业中位数:7.2
危险信号
成长能力: 每股收入 下降
凯利泰的每股收入在最近3年呈下跌趋势。

点击上方“历史数据”快速查看凯利泰 营业收入的历史走势;
点击上方“解释说明”快速查看关于凯利泰 营业收入的详细说明;
点击上方“相关词条”快速查看与营业收入相关的其他指标。


凯利泰 营业收入 (300326 营业收入) 历史数据

凯利泰 营业收入的历史年度,季度/半年度走势如下:
凯利泰 营业收入 年度数据
日期 2014-12 2015-12 2016-12 2017-12 2018-12 2019-12 2020-12 2021-12 2022-12 2023-12
营业收入 222.36 462.89 550.60 802.27 930.91 1222.29 1061.57 1268.58 1166.04 956.26
凯利泰 营业收入 季度数据
日期 2021-12 2022-03 2022-06 2022-09 2022-12 2023-03 2023-06 2023-09 2023-12 2024-03
营业收入 295.79 317.55 284.67 326.17 237.66 294.40 228.30 213.84 219.72 246.21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凯利泰 营业收入 (300326 营业收入) 解释说明

在对公司可预测性进行排名时,收入和收益增长率更为稳定的公司可预测性排名高。
彼得·林奇(Peter Lynch)根据收入增长率将公司归类为缓慢增长型公司、稳定增长型公司或快速增长型公司之一:
a. 缓慢增长型公司(Slow Grower):通胀率 < 10年每股收入增长率 % < 10%
b. 稳定增长型公司(Stalwart): 10% < 10年每股收入增长率 % < 20%
c. 快速增长型公司(Fast Grower): 20% < 10年每股收入增长率 %
彼得·林奇(Peter Lynch)最喜欢的是稳定增长型公司(Stalwart),每年以10-20%的速度增长。
周期性行业的公司收入可能会在大小年期间大幅波动。

凯利泰 营业收入 (300326 营业收入) 注意事项

营业收入可以通过改变如何记账来操纵。公司可以在收到付款之前或在完全赚取收入之前提前记录收入。这些将记录到资产负债表项目中,例如应付账款或应收账款。

感谢查看价值大师中文站为您提供的凯利泰营业收入的详细介绍,请点击以下链接查看与凯利泰营业收入相关的其他词条:


凯利泰 (300326) 公司简介

一级行业:医疗保健
二级行业:医疗器械
公司网站:www.kineticmedinc.com.cn
公司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东区瑞庆路528号23幢
公司简介: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医疗器械科研、开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公司。主营业务为椎体成形微创介入手术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用于因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微创手术治疗,包括经皮椎体成形(PVP)手术系统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PKP)手术系统。公司产品曾先后荣获“上海市重点新产品”、“上海市自主创新产品”、“上海市专利新产品”等荣誉称号,并获得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支持,列入“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