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微科技 存货周转率 : 0.11 (2024年3月 最新)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纳微科技存货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的相关内容及计算方法如下:

存货周转率衡量公司一年内库存周转的速度。 截至2024年3月, 纳微科技 过去一季度存货周转率 为 0.11。
存货周转天数 是指企业从取得存货开始,至消耗、销售为止所经历的天数。周转天数越少,存货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 截至2024年3月,纳微科技 过去一季度 存货周转天数 为 831.70。
存货/收入 衡量了公司管理其库存水平的能力。 它测量公司当前拥有的库存以支持当前的收入的比率。 截至2024年3月, 纳微科技 过去一季度 存货/收入 为 1.95。

点击上方“历史数据”快速查看纳微科技 存货周转率的历史走势;
点击上方“解释说明”快速查看关于纳微科技 存货周转率的详细说明;
点击上方“相关词条”快速查看与存货周转率相关的其他指标。


纳微科技 存货周转率 (688690 存货周转率) 历史数据

纳微科技 存货周转率的历史年度,季度/半年度走势如下:
纳微科技 存货周转率 年度数据
日期 2017-12 2018-12 2019-12 2020-12 2021-12 2022-12 2023-12
存货周转率 0.48 0.62 0.82 0.74 0.81 0.87 0.52
纳微科技 存货周转率 季度数据
日期 2021-12 2022-03 2022-06 2022-09 2022-12 2023-03 2023-06 2023-09 2023-12 2024-03
存货周转率 0.18 0.18 0.20 0.22 0.25 0.11 0.14 0.12 0.13 0.11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纳微科技 存货周转率 (688690 存货周转率) 计算方法

存货周转率衡量公司一年内库存周转的速度。
截至2023年12月纳微科技过去一年的存货周转率为:
存货周转率
= 年度 营业成本 / 平均 年度 存货
= 年度 营业成本 / ((期初 年度 存货 + 期末 年度 存货 / 期数 )
= 129 / ((220.88 + 272.18) / 2 )
= 0.52
截至2024年3月纳微科技 过去一季度存货周转率为:
存货周转率
= 季度 营业成本 / 平均 季度 存货
= 季度 营业成本 / ((期初 季度 存货 + 期末 季度 存货 / 期数 )
= 33 / ((272.18 + 329.54) / 2 )
= 0.11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纳微科技 存货周转率 (688690 存货周转率) 解释说明

存货周转率衡量公司一年内库存周转的速度。较高的存货周转率意味着该公司库存较少。因此,公司在存储,减记和过时的库存上花费的钱更少。但如果库存太少,则可能会影响销售,因为公司可能不足以满足需求。
1. 存货周转天数 是指企业从取得存货开始,至消耗、销售为止所经历的天数。
截至2024年3月纳微科技 过去一季度 存货周转天数 为:
存货周转天数 = 平均 季度 存货 / 季度 营业成本 * 季度 天数
= 300.86 / 33 * 365 / 4
= 831.70
2. 存货/收入 衡量了公司管理其库存水平的能力。 它测量公司当前拥有的库存以支持当前的收入的比率。
截至2024年3月纳微科技 过去一季度 存货/收入 为:
存货/收入 = 平均 季度 存货 / 季度 营业收入
= 300.86 / 154
= 1.95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纳微科技 存货周转率 (688690 存货周转率) 注意事项

许多公司的业务都是季节性的。通常,零售商会在节日期间增加库存,以满足更强劲的需求。因此,不应使用一年中特定季度的库存来计算存货周转率,平均库存更有意义。

感谢查看价值大师中文站为您提供的纳微科技存货周转率的详细介绍,请点击以下链接查看与纳微科技存货周转率相关的其他词条:


纳微科技 (688690) 公司简介

一级行业:基础材料
二级行业:化工
公司网站:www.nanomicrotech.com
公司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百川街2号
公司简介: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微球品牌,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国“芯”材料。在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江必旺博士的带领下,公司秉持“以创新,赢尊重,得未来”的经营理念,长期坚持底层技术创新和跨领域合作,突破了微球精准制备的技术难题,实现对微球材料粒径、孔径及表面性能的精准调控,成功将产品应用于生物医药、平板显示、分析检测及体外诊断等众多领域,打破了国外领先企业长期以来的技术和产品垄断,加快了高性能色谱填料和间隔物微球的国产化速度,推动了国产自主研发产品打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