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产中大 债务收入比率 : 0.1 (2024年3月 最新)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物产中大债务收入比率(Debt-to-Revenue)的相关内容及计算方法如下:

债务收入比率可以衡量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它是由公司的债务除以该公司的 营业收入 而得。截至2024年3月, 物产中大 过去一季度 短期借款和资本化租赁债务 为 ¥ 39151, 过去一季度 长期借款和资本化租赁债务 为 ¥ 15701, 过去一季度 年化** 营业收入 为 ¥ 531752.452, 所以 物产中大 过去一季度债务收入比率 为 0.1。

点击上方“历史数据”快速查看物产中大 债务收入比率的历史走势;
点击上方“解释说明”快速查看关于物产中大 债务收入比率的详细说明;
点击上方“相关词条”快速查看与债务收入比率相关的其他指标。


物产中大 债务收入比率 (600704 债务收入比率) 历史数据

物产中大 债务收入比率的历史年度,季度/半年度走势如下:
物产中大 债务收入比率 年度数据
日期 2014-12 2015-12 2016-12 2017-12 2018-12 2019-12 2020-12 2021-12 2022-12 2023-12
债务收入比率 0.07 0.09 0.07 0.07 0.05 0.04 0.04 0.04 0.05 0.07
物产中大 债务收入比率 季度数据
日期 2021-12 2022-03 2022-06 2022-09 2022-12 2023-03 2023-06 2023-09 2023-12 2024-03
债务收入比率 0.04 0.07 0.06 0.05 0.05 0.08 0.07 0.08 0.08 0.1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企业集团(三级行业)中,物产中大 债务收入比率与其他类似公司的比较如下:
* 选自同一行业,市值最接近的公司;x轴代表市值,y轴代表债务收入比率数值;点越大,公司市值越大。

物产中大 债务收入比率 (600704 债务收入比率) 分布区间

企业集团(二级行业)和工业(一级行业)中,物产中大 债务收入比率的分布区间如下:
* x轴代表债务收入比率数值,y轴代表落入该债务收入比率区间的公司数量;红色柱状图代表物产中大的债务收入比率所在的区间。

物产中大 债务收入比率 (600704 债务收入比率) 计算方法

债务收入比率是衡量公司财务杠杆的重要指标之一。
截至2023年12月物产中大过去一年的债务收入比率为:
债务收入比率 = 年度 总负债 / 年度 营业收入
= (年度 短期借款和资本化租赁债务 +年度 长期借款和资本化租赁债务 / 年度 营业收入
= (29721 +13099) / 580161
= 0.07
截至2024年3月物产中大 过去一季度债务收入比率为:
债务收入比率 = 季度 总负债 / 季度 年化** 营业收入
= ( 季度 短期借款和资本化租赁债务 + 季度 长期借款和资本化租赁债务 / 季度 年化** 营业收入
= (39151 +15701) / 531752.452
= 0.1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 在计算年度债务收入比率时,我们使用了上一个年度的 营业收入 。在计算季度(年化)数据时,使用的 营业收入 数据是 季度 (2024年3月) 营业收入 数据的4倍。

感谢查看价值大师中文站为您提供的物产中大债务收入比率的详细介绍,请点击以下链接查看与物产中大债务收入比率相关的其他词条:


物产中大 (600704) 公司简介

一级行业:工业
二级行业:企业集团
公司网站:www.wzgroup.cn
公司地址:浙江省杭州市环城西路56号
公司简介: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704.SH)是浙江省省属特大型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是中国供应链集成服务引领者。集团的发展深深根植于浙江改革开放的历史。前身为浙江省物资局,1996年改制为集团公司,2007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浙江中大集团的国有股权整体无偿划拨给浙江物产集团,2015年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并实现整体上市,是国务院国资委国企改革十二个样本之一。集团坚持“一体两翼”战略(以供应链集成服务为主体,金融服务和高端实业为两翼),拥有各级成员公司390余家,员工近2万人。自2004年起稳居浙江省百强企业前三位,是双AAA主体信用评级企业,2011年以来,连续跻身《财富》世界500强(2019年排名第249位),现为沪深300指数、上证公司治理指数样本股并被纳入富时罗素旗舰指数。物通全球,产济天下。物产中大坚定不移走专业化之路,变革创新,追求价值创造,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加快实施“流通4.0”,深耕二次混改,致力于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组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