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迪龙 存货 : ¥ 475 (2024年3月 最新)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雪迪龙存货(Total Inventories)的相关内容及计算方法如下:

存货是公司短期内所有存货的总和,属于流动资产项目,包括: 原材料 在产品 存货调整 库存商品 ,和 其他存货
截至2024年3月, 雪迪龙 过去一季度存货 为 ¥ 475。 雪迪龙 从 2023-12 到 2024年3月 的平均 存货 为 ¥ 466.73。
本·格雷厄姆(Ben Graham)在计算 净净营运资本 NNWC 时,存货仅被视为账面价值的50%。 截至2024年3月, 雪迪龙 净净营运资本 NNWC 为 ¥ 2.54。
存货周转天数 是指企业从取得存货开始,至消耗、销售为止所经历的天数。 截至2024年3月, 雪迪龙 存货周转天数 为 299.98。
存货周转率 衡量公司一年内库存周转的速度。 截至2024年3月, 雪迪龙 存货周转率 为 0.30。
存货/收入 衡量了公司管理其库存水平的能力。 它测量公司当前拥有的库存以支持当前的收入的比率。 截至2024年3月, 雪迪龙 存货/收入 为 2.02。

点击上方“历史数据”快速查看雪迪龙 存货的历史走势;
点击上方“解释说明”快速查看关于雪迪龙 存货的详细说明;
点击上方“相关词条”快速查看与存货相关的其他指标。


雪迪龙 存货 (002658 存货) 历史数据

雪迪龙 存货的历史年度,季度/半年度走势如下:
雪迪龙 存货 年度数据
日期 2014-12 2015-12 2016-12 2017-12 2018-12 2019-12 2020-12 2021-12 2022-12 2023-12
存货 318.19 281.94 269.82 325.52 392.92 554.59 559.55 581.75 553.27 458.39
雪迪龙 存货 季度数据
日期 2021-12 2022-03 2022-06 2022-09 2022-12 2023-03 2023-06 2023-09 2023-12 2024-03
存货 581.75 605.75 632.70 637.25 553.27 554.07 532.87 566.00 458.39 475.07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雪迪龙 存货 (002658 存货) 解释说明

存货是公司短期内所有存货的总和,属于流动资产项目,包括: 原材料 在产品 存货调整 库存商品 ,和 其他存货
库存控制是业务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公司没有足够的库存,则可能无法满足客户要求的交货时间。如果库存过多,则持有库存的成本可能会很高。
1. 本·格雷厄姆(Ben Graham)在计算 净净营运资本 NNWC 时,存货仅被视为账面价值的50%。
截至2024年3月雪迪龙 过去一季度 净净营运资本 NNWC 为:
净净营运资本 NNWC
= ( 季度 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及短期证券 + 0.75 * 季度 应收账款 + 0.5 * 季度 存货 - 季度 负债合计
- 季度 优先股 - 季度 少数股东权益 / 季度 期末总股本
= ( 1392 + 0.75 * 542 + 0.5 * 475 - 417
- 0 - 4) / 636
= 2.54
2. 存货周转天数 是指企业从取得存货开始,至消耗、销售为止所经历的天数。
截至2024年3月雪迪龙 过去一季度 存货周转天数 为:
存货周转天数 = 平均 季度 存货 / 季度 营业成本 * 季度 天数
= 466.73 / 142 * 365 / 4
= 299.98
3. 存货周转率 衡量公司一年内库存周转的速度。
截至2024年3月雪迪龙 过去一季度 存货周转率 为:
存货周转率 = 季度 营业成本 / 平均 季度 存货
= 142 / 466.73
= 0.30
4. 存货/收入 衡量了公司管理其库存水平的能力。 它测量公司当前拥有的库存以支持当前的收入的比率。
截至2024年3月雪迪龙 过去一季度 存货/收入 为:
存货/收入 = 平均 季度 存货 / 季度 营业收入
= 466.73 / 232
= 2.02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感谢查看价值大师中文站为您提供的雪迪龙存货的详细介绍,请点击以下链接查看与雪迪龙存货相关的其他词条:


雪迪龙 (002658) 公司简介

一级行业:科技
二级行业:硬件
公司网站:www.chsdl.com
公司地址:北京市昌平区高新三街3号
公司简介:公司是专业从事环境监测、工业过程分析、智慧环保及相关服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业务主要围绕与大气、水、土壤等监测业务相关的“产品+系统应用+服务”展开,着力拓展环境监测、环境信息化、环境大数据、环境治理四大领域业务,积极开展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项目建设,以专业的监测感知技术、丰富的环保综合应用能力及强大的服务网络为政府及企业提供环境咨询、规划设计、环境监测、环境信息化、环境治理、项目投资、设施运营等“一站式”环境综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