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涌科技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 221.57 (2024年3月 最新)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云涌科技应付账款周转天数(Days Payable)的相关内容及计算方法如下: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又称平均付现期,用于衡量公司需要多长时间付清供应商的欠款,属于公司经营能力分析范畴。
截至2024年3月, 云涌科技 过去一季度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为 221.57。

云涌科技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或其相关指标的历史排名和行业排名结果如下所示:

在过去十年内, 云涌科技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最小值:85.2  中位数:120.62  最大值:244.43
当前值:129.44
软件内的 1093 家公司中
云涌科技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排名高于同行业 69.53% 的公司。
当前值:129.44  行业中位数:66.71

点击上方“历史数据”快速查看云涌科技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历史走势;
点击上方“解释说明”快速查看关于云涌科技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详细说明;
点击上方“相关词条”快速查看与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相关的其他指标。


云涌科技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688060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历史数据

云涌科技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历史年度,季度/半年度走势如下:
云涌科技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年度数据
日期 2014-12 2015-12 2016-12 2017-12 2018-12 2019-12 2020-12 2021-12 2022-12 2023-12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244.43 176.17 118.09 107.57 155.71 98.58 91.70 85.20 123.15 129.16
云涌科技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季度数据
日期 2021-12 2022-03 2022-06 2022-09 2022-12 2023-03 2023-06 2023-09 2023-12 2024-03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34.29 160.99 103.43 131.08 53.20 306.20 198.77 188.85 56.81 221.57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软件应用(三级行业)中,云涌科技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与其他类似公司的比较如下:
* 选自同一行业,市值最接近的公司;x轴代表市值,y轴代表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数值;点越大,公司市值越大。

云涌科技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688060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分布区间

软件(二级行业)和科技(一级行业)中,云涌科技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分布区间如下:
* x轴代表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数值,y轴代表落入该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区间的公司数量;红色柱状图代表云涌科技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所在的区间。

云涌科技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688060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计算方法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又称平均付现期,用于衡量公司需要多长时间付清供应商的欠款,属于公司经营能力分析范畴。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增加可能表明该公司延迟付款给供应商。
截至2023年12月云涌科技过去一年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 平均 年度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 / 年度 营业成本 * 年度 天数
= (期初 年度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 + 期末 年度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 / 期数 / 年度 营业成本 * 年度 天数
= (73.66 + 68.66) / 2 / 201 * 365
= 129.16
截至2024年3月云涌科技 过去一季度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 平均 季度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 / 季度 营业成本 * 季度 天数
= (期初 季度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 + 期末 季度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 / 期数 / 季度 营业成本 * 季度 天数
= (68.66 + 73.65) / 2 / 29 * 365 / 4
= 221.57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感谢查看价值大师中文站为您提供的云涌科技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详细介绍,请点击以下链接查看与云涌科技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相关的其他词条:


云涌科技 (688060) 公司简介

一级行业:科技
二级行业:软件
公司网站:www.yytek.com
公司地址: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泰安路16号
公司简介:公司是专注于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工业信息安全产品及工业物联网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应用于电力、能源、金融和铁路等领域。公司从设立开始即致力于研究基于RISC架构计算机和Linux裁剪操作系统的嵌入式技术,是国内较早将嵌入式技术应用于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领域的公司之一。结合工业行业用户的特点,在技术路线选择方面采用“硬件定制+软件定制”的双轮驱动来实现客户的应用需求;在产品策略方面根据行业特定需求采用“定制化+产业化”来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公司长期深耕电力行业,该行业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过程中对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和实时性的要求最高、需求最大,特别是在电力调度和配电等安全领域,公司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