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技术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 273.19 (2024年3月 最新)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中控技术应付账款周转天数(Days Payable)的相关内容及计算方法如下: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又称平均付现期,用于衡量公司需要多长时间付清供应商的欠款,属于公司经营能力分析范畴。
截至2024年3月, 中控技术 过去一季度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为 273.19。

中控技术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或其相关指标的历史排名和行业排名结果如下所示:

在过去十年内, 中控技术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最小值:189.13  中位数:219.81  最大值:249.52
当前值:208.82
工业制品内的 1596 家公司中
中控技术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排名高于同行业 82.58% 的公司。
当前值:208.82  行业中位数:100.08

点击上方“历史数据”快速查看中控技术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历史走势;
点击上方“解释说明”快速查看关于中控技术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详细说明;
点击上方“相关词条”快速查看与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相关的其他指标。


中控技术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688777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历史数据

中控技术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历史年度,季度/半年度走势如下:
中控技术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年度数据
日期 2016-12 2017-12 2018-12 2019-12 2020-12 2021-12 2022-12 2023-12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189.13 201.05 199.29 219.81 249.52 247.43 237.34 217.43
中控技术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季度数据
日期 2021-12 2022-03 2022-06 2022-09 2022-12 2023-03 2023-06 2023-09 2023-12 2024-03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197.61 346.16 211.84 262.21 186.69 323.60 207.45 216.04 158.07 273.19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电子器械和零件(三级行业)中,中控技术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与其他类似公司的比较如下:
* 选自同一行业,市值最接近的公司;x轴代表市值,y轴代表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数值;点越大,公司市值越大。

中控技术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688777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分布区间

工业制品(二级行业)和工业(一级行业)中,中控技术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分布区间如下:
* x轴代表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数值,y轴代表落入该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区间的公司数量;红色柱状图代表中控技术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所在的区间。

中控技术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688777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计算方法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又称平均付现期,用于衡量公司需要多长时间付清供应商的欠款,属于公司经营能力分析范畴。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增加可能表明该公司延迟付款给供应商。
截至2023年12月中控技术过去一年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 平均 年度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 / 年度 营业成本 * 年度 天数
= (期初 年度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 + 期末 年度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 / 期数 / 年度 营业成本 * 年度 天数
= (3311.00 + 3550.38) / 2 / 5759 * 365
= 217.43
截至2024年3月中控技术 过去一季度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 平均 季度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 / 季度 营业成本 * 季度 天数
= (期初 季度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 + 期末 季度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 / 期数 / 季度 营业成本 * 季度 天数
= (3550.38 + 3628.80) / 2 / 1199 * 365 / 4
= 273.19
* 除每股数值,比率,百分比,其他数据单位均为百万。数据的货币单位均为当地股票的交易货币单位。

感谢查看价值大师中文站为您提供的中控技术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详细介绍,请点击以下链接查看与中控技术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相关的其他词条:


中控技术 (688777) 公司简介

一级行业:工业
二级行业:工业制品
公司网站:www.supcontech.com
公司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六和路309号
公司简介:公司始终坚持通过自主创新打破跨国公司的技术壁垒,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及研发平台建设,成功取得了一系列发明专利、技术奖项、产品认证及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公司曾获得国务院授予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和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类奖项,牵头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多项。2014年公司成为首批被推荐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咨询服务机构,首次通过CMMI5级软件能力成熟度认证;2017年,公司入选全国首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荐目录和全国首批30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名单;2018年,入选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第一批供应商推荐目录;2019年,被工信部评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被国家发改委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