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能学习者】张一帆:用茅房比预判白酒行情,Alpha策略和景气周期策略更适合普通人,萎缩性行业会导致你投资容错度巨幅降低


聪明投资者
关注
2020年06月17日
·
468浏览
·
2喜欢
·
0评论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 聪明投资者(ID: Capital-nature )

80后私募基金经理张一帆已有13年投研经验,而且是一位标准学霸和超能学习者,每年阅读书籍超百本、研报上万,在业内以勤奋著称,爱总结,爱思考。 聪明投资者在2018年6月曾邀请张一帆主讲价值研习社第2期,其分享了自己构建的投资标的评分体系,并解释如何进行跨时空、跨行业的投资决策。

在保持重度学习和深度思考的基础上,近2年时间张一帆不断对市场进行复盘总结,并在与业内知名投资人的充分交流中,博采众长,将之与自身认知体系融会贯通,系统性梳理总结了基于不确定市场下的应对策略。 这里面包含大量数据和研究案例,长达几百页的ppt完整展示了其海量的积累与认知的进化,而且,该体系仍在持续更新和不断完善,最新体系又迭代变化很多。 其表示,在与各路高手交流学习之下,“业绩确实也好了很多”。 

根据第三方数据,张一帆所管理的产品在这期间净值持续创新高,相对于同期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在60%以上。 在此次研习社活动中,张一帆针对普通投资者,以案例出发,重点分享了其总结的Alpha策略和景气周期策略。 不过,他反复强调,一定要避免幸存者偏差,不能用过去简单线性外推未来,可以尝试用概率论的体系去做一些判断,帮助避免一些错误的认知。 “就好像打麻将一样,大多数时候我们刚开始想胡的牌和最后胡的牌其实并不一样,因为我们每一次看到别人杠掉一个牌之后,我们就换了胡牌的路径。 或者说,如果看到别人总打一个什么牌,你就知道这个牌他是不要的,那可以调整到这边。 实际上是根据信息不断微调自己的路径,最终结果是要胡牌,而且尽可能胡大的牌。” 以下是张一帆在研习社中的部分精彩分享(全文实录由鹤九整理)

 

投资行业需要不断学习、进化

唯有进步才能跟上时代

 

距上一次在聪明投资者主讲价值研习社到现在,近两年过去,这两年收获还是很大的,期间跟各路基金经理去请教学习,成长也有一些,所以过来给大家汇报一下自己的成长和收获。 

这两年下来我体会特别深刻的一点:我们这个行业其实竞争非常残酷,你需要不断去学习新的东西、学习新的体系。 现在市场研究已经进化得非常夸张了,比如医药研究体系,现在跟两年半之前有天壤之别,机构投资者在这几年天翻地覆的不断演进、不断迭代。 时代飞速在前进,如果你没有办法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去学习、去进步,其实会被时代淘汰,我认识的那些优秀的基金经理,都是维持非常勤奋的学习状态才能跟上时代。 

我自己的微信签名是“要保持day one”,这是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的一句话。Day one的意思是第1天,仍然是上升期,如果进入day two第2天,就是固步自封而且衰落的阶段。 曾国藩也说过,世界上比较聪明的人往往最后失败在过于傲慢,而比较平庸的人往往失败在过于懒惰。 这两年通过跟不同的基金经理以及各路高手去交流学习,我的业绩确实也好了很多。但是,确实也感觉大家预期越来越高,心态上还是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可以这么来形容。

过去一年半总结了好几套策略体系,包括事件驱动策略、景气周期策略、主题概念策略和Alpha策略。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Alpha策略和景气周期策略可能理解相对会比较容易,但是,另外两套策略也非常重要,只不过会涉及到大量的概率论知识,比较复杂,就不展开讲了。 不过,所有这些策略并不是非黑即白或者说排他的,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一个内燃机组,每一个零部件或者每一个策略,其实都是能提升效率的,最终提升的是我们整体持仓的效率。

 

Alpha策略最重要的东西是这点

未来最有价值的是这三个区域

 
首先看Alpha策略。
 


这里面最重要的是结构性变化,结构性的变化产生了大量机会,这是Alpha策略最重要的东西,也是权重最大的。 它包含很多定义,比如全球化引发经济格局变化、科技进步引发行业业态变化、社会结构变化,还有行业政策影响。 举个例子,比如申州国际,就是典型的全球化引发经济格局变化,背后是生产全球化与资本跨国转移。 像耐克(NYSE:NKE) adidas AG(OTCPK:ADDYY) ,原来是委托美国的生产厂商生产的,现在挪到了东亚和东南亚,申州国际现在成为了它们的供应商。同时,它还在上下游进行产业链延伸,控制比如面料这些,这样,它就可以获取更高的附加值,让其它产商没有办法替代掉自己。 从市场表现来看,申洲国际(OTCPK:SHZHY) 算是一个百倍股。如果说你没有投它,去投了美国的一些ODM和OEM的纺织生产商,现在很多公司可能都破产或者倒闭了。 所以,全球资本转移来带的结构性变化,往往是创造阿尔法的一个很关键的原因。 另外,经济体的崛起与衰落也可以归为这一类。 可以去看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占全球GDP的比重,以及中美日印上市公司的总市值情况。


我们现在看到好像美国出了很多股神,其实在全球范围内来看,美国(这种情况)也是幸存者偏差。 在欧洲并没有出现很好的股神,你也不会听说在巴西、乌克兰或者俄罗斯出现什么股神。原因很简单,这些国家的 GDP占全球总的比重没有在上升,丢失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美国的T.Rowe Price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全世界范围内,看回报率的话,中国、美国还有印度这三个国家可以解释其中超过60%的比重,本质就是因为这些国家的GDP在持续上升。 所以,总有人说要去投资越南、投资柬埔寨,我认为其实没有必要,因为这些国家的出口结构非常不均衡,可能本币贬值一下子就会吞掉你很多的回报率,而且这些国家的经济体量也不够大。 从全球范围内讲,未来最有价值的地方始终还是中国、美国和印度这三个区域。

 

科技进步改变消费习惯

所有价值股历史上都曾经是成长股


刚才讲的是全球化引发的经济格局变化,接下来是科技进步引发的行业业态变化。 科技的一些案例理解起来就相对简单了。比如能源革命,美国当时页岩油出来就带来了页岩油企业大量的机会。 再比如,科技也会改变消费习惯,像互联网兴起与传统传媒业的衰落,市场表现来看,奈飞(NAS:NFLX) 启动互联网视频服务后,回报率远远高于传统传媒企业。 还有电商的兴起、外卖平台的兴起,这都属于科技带来的结构性变化。 有一个交通运输业的案例,我重点讲一下。 比如铁路股,今天大家可能认为像中国的大秦铁路,包括巴菲特投的美国铁路股都是非常价值的股票,但在历史上并不是如此。 美国大的铁路股泡沫有两次,小的铁路股泡沫曾经有三次,合计有五次。当时美国的铁路股火爆到什么程度? 只要说要修铁路,甚至都还不知道在哪修,直接就有150倍到200倍的认购,听起来是不是很像后来的互联网泡沫? 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最早道琼斯工业指数刚刚成立的时候没有找到多少工业企业,只有12家,所以道琼斯工业指数刚成立的时候(成分股)只有十几只。但是,道琼斯铁路指数刚成立的时候有22个铁路股。 那么铁路股为什么后来变成了价值股? 因为它后来被汽车、航空等各种各样的工具不断替代,最终慢慢合并收购,成为了今天的价值股。 

其实很多时候,大家都在很教条说成长股和价值股,这是有问题的。因为我们在讨论时,只是在当下去判断它是成长(股)还是价值(股)。 如果你用黄仁宇那种大历史观,去回溯历史长河,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所有价值股,历史上都曾经是成长股,只是有一些成长股,最终没有成为价值股就已经尸骨无存了。 比如过去汽车行业、快餐连锁行业,都是一样的。 如果大家研究汽车历史,就会知道,在1900年到1930年经历过两次汽车泡沫,当时有几百家汽车公司,炒作非常热,就跟我们2009年之后炒作新能源一样。一开始是纯炒概念,直到福特把汽车生产流水线化,最后把成本降到普通老百姓都能接受,才进入了真正有业绩的阶段。  快餐连锁也是一样,上世纪50年代麦当劳刚开始起家的时候有一个大的背景,当时艾森豪威尔当总统,签订了洲际高速公路的修建法案,美国大规模地完善公路基础设施建设。 那么,修高速公路的话,路边需要有汽车旅馆、需要有加油站、需要有快餐店,那一时期,美国的旅馆行业和快餐行业同时在高速增长。 但是,这些行业到最后都会增速放缓,然后老化。 美国汉堡连锁当时有超过400家,炸鸡连锁有超过300家,但是,从投资来看,如果你没有选择麦当劳(NYSE:MCD) 或者肯德基的母公司百盛集团(HKSE:03368) ,到今天,回报率会有天壤之别。 这些其实都属于结构性的变化。

 

搜狐为什么跌破2003年的股价?

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有多牛

而是你在特定时间搭上了电梯而已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电梯的段子? 就是一个电梯从1楼升到30楼,电梯里头有三个人,一个人在电梯里面跑圈,一个人在电梯里边做俯卧撑,还有一个人拿头撞电梯的墙。升到30楼后,记者采访他们,说你们好厉害,怎么能升到30楼的? 然后这三个人就分别说是我是跑圈跑上来的,我是做俯卧撑上来的,我是撞墙撞上来的。 但其实,背后真正重要的,是电梯从1楼升到了30楼。

比如美国银行业,实际上巴菲特买富国银行(NYSE:WFC) 挣的钱,并不完全是富国银行自身有多优秀,当然它有很多优秀的地方,但最后更多挣的是行业的贝塔。 从1993年Q法案开始,美国允许银行跨区域并购、允许银行混业,允许银行跨州经营。美国今天的四大行,美国银行(NYSE:BAC) 花旗(NYSE:C) 、富国和摩根大通(NYSE:JPM) ,实际上都是在那个阶段通过并购飞速发展起来的。 看股价走势,从1994年开始,一直到2000年,然后2000年一直到2007年,就是允许银行加杠杆实现的高速增长。 回过头看,你当时买谁都行,除了美国银行,无论买花旗还是买摩根大通,未必都比富国差,这就是我想说的一点,很多时候就是一个电梯。就好像过去几十年,中国改革开放、加入WTO、产业升级、消费水平提高,这中间有大量企业成长起来,但很多时候,真的并不是你有多优秀,只是时代造就了你。 

再讲一个例子,比如搜狐(NAS:SOHU) ,它现在的股价已经跌破2003年的股价了,为什么? 因为当年门户网站兴起的时代,还有包括游戏的时代,搜狐都赶上了时代的车。但是,后来由于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以及可能创始人自身也没有花时间精力在公司上,结果移动互联网的门票没有买到,游戏业务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最后团队解散,所以搜狐就只有今天市值。 百度(NAS:BIDU) 也是,没有拿到移动互联网的门票。大家可以去看百度的股价,现在相当于它2010年前后的股价,就是当时谷歌退出中国的时候,百度股价暴涨了一阵,背后的本质还是因为没有踏上移动互联网这一班车。 反观今日头条,今天一级市场估值大概在900多亿美金了,是百度的三倍左右。 所以,真正重要的是时代的变迁,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有多牛,而是你在特定时间搭上了电梯而已。但是,市场上有大量的人,把自己搭到了好的电梯当成了自己很牛。

 

马太效应

 

刚才讲的所有例子都属于结构性变化,它的点很多,但马太效应大家就比较懂了。 很多行业,最后第1名和第2名会拿走大部分利润,国内比较典型的像海螺水泥(SHSE:600585) 贵州茅台(SHSE:600519) ,以及三大家电企业。 比如海螺水泥,2015年起整个行业下行,但海螺水泥的市场份额、盈利能力都在提高,相对整个行业持续在获得相对收益。 再比如茅台,从2016年开始全国白酒产量开始向下,但是茅台产量不断在提高,而且在整个行业不景气的时候茅台的净利润还能微涨,它的相对收益从行业不景气的2013年开始显现。 包括李佳琦和薇娅,他们也是过去这一年最火的话题之一。李佳琦、薇娅都是很小的团队,现在一年的带货销售额超过50、60亿,这也是存在马太效应的。 抖音其实也是一样,大量头部主播的崛起可能会对三四线的部分传统行业产生影响,因为现在可以接受线上打赏,可以覆盖更多的用户。 

但同时,反过来看,这种新的渠道其实也带来了新的机会。 即便你在三四线城市,只要有特色,比如李子柒,大家可能都听过的,靠做农活的视频,现在已经火到国外了;还有之前的快手顶流辛巴,也是出身草根。 所以这种变化有时候反而是机会,时代还是给了大家很多机会的。 美国也是一样的情况,亚马逊股价还在创新高,但是美国实体店关店的数量2019年也创了历史新高。

 

避免幸存者偏差

最终结果是要胡牌

而且尽可能胡大的牌

 
第二曲线的案例也有很多,比如腾讯。 腾讯控股(HKSE:00700) 最终做出了微信,找到了第二曲线,这家公司回报率就会很高。但是,大家一定要意识到,这里头仍旧存在幸存者偏差。 假如腾讯没有做出来呢?实际上微信是来自于广州的张小龙团队做出来的,这是一个远离核心的团队,因为在深圳总部的团队才是相对能得到更多资源支持的。 所以,这里面其实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包括小米的米聊,雷军就曾经跟下属说过,如果腾讯在一年到一年半之内没有竞品出现,我们就有机会了。

但是,在当时的任何一个时间节点,你是没有办法判断未来会如何的。 我们今天很多研究都是幸存者偏差,是后视镜,是已经开过去了再回过头看,想着当初怎么样就好了。 事实上,大量的决策是基于你在当下(所获得的的信息)去对未来做判断,但是,未来是不确定的,就好像当时的你是判断不出最后到底是腾讯能赢还是小米能赢。

这需要你在那个时候去分析各个事件的概率分布,同时,随着信息不断增加,要给新的信息权重,然后优化你的概率分布。这才是我们在投资上真正能够做的事情,而不是永远用后视镜来看。 就好像打麻将一样,大多数时候我们刚开始想胡的牌和最后胡的牌其实并不一样,因为我们每一次看到别人杠掉一个牌之后,我们就换了胡牌的路径。或者说,如果看到别人总打一个什么牌,你就知道这个他是不要,那可以调整到这边。 所以,实际上是根据信息不断微调自己的路径,最终结果是要胡牌,而且尽可能胡大的牌。 Alpha策略的最后一点是困境反转,一般比较很少见,因为烂的公司往往会更烂。

 

景气周期策略

非机构投资者可操作性最强的策略


接下来说说景气周期策略,其实从某种角度上来讲,这个策略操作性更强一些。 我觉得非机构投资者能够挣到的钱,就是在一个行业龙头处于低谷期的时候(买入),就比如在2018年最底部的万华化学(SHSE:600309) 。 还有一些类周期的品种,而且长期来看大家都是比较有信心的,那种公司在其周期性的底部往往也是能够抓住的。 而且,如果你能够像冯柳总一样,忍受时间,同时又抓住一些安全边际,其实在整个周期上是能赚到钱的,而且有可能会强于部分机构投资者。 因为有些机构投资者有相对收益的考核压力,虽然一家公司可能估值到达了底部,但是景气周期还没有上行,因为有相对收益的考核压力,机构可能没有办法去配。 但是,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相应的股票是可以的,不过这里也存在幸存者偏差,你买它得有前提条件:

 第一,它要是行业龙头,有时候买了第二名可能结果就天差地别。 

第二,行业一定不能是持续杀估值的。 比如像房地产这种,大家可能长期就不看好。至少应该是相对稳定的行业,或者量虽然没法增加,但是可以用价来补量,或者龙头企业的份额可以持续提升。 

我们可以看到像龙蟒佰利(SZSE:002601) 这样的公司,事实上国内钛白粉的需求早就已经见顶了,它们是在抢海外的份额,如果没有海外份额扩张的逻辑,因为行业总量是下降的,即使你买了龙头也有问题。 这就是景气周期策略,其实也比较复杂,但整体上,看一个长周期还是能够抓住的。

 

再谈茅台

公司很好但行业已过巅峰期

 
活动前主办方也有搜集一些问题,有一个问题我觉得很好,就是上一次我提到茅台是一个很好的股票,但不是一个伟大的企业,但同时,也有人会说到要找到最优秀的公司,长期持有它们的股票,如何看待这其中的差异? 事实上来回答也比较简单。 当年乔布斯创立苹果(NAS:AAPL) 的时候曾经邀请了的高管斯库里,问他你是想改变世界,还是想一直卖你的糖水?我们看茅台的情况也是类似的,(虽然)它是一个很好的股票。 而且,它后续也面临一些风险。

可以给大家讲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像我父亲年纪的这一代人,很多人当年都喜欢收集邮票和纪念币,那么,邮票和纪念币今天的价值怎么样? 给大家一个数据。 全国山水一片红,现在拍卖会上仍然可以拍到100万以上,但是当年曾经非常出名的猴票,现在的价格大概只有12,000元。还有很多90年代非常受捧的邮票纪念册,到了现在基本上是按照面值要打折再卖的。 为什么? 其实很简单,就是这一代年轻人已经没有多少人再去收藏这些东西了,它的需求端是在不断下滑的。但是,从供给角度看,因为有不断有老人去世,家里人会把这些邮票纪念币拿到市场上来卖,供给是在不断增加的。 所以,最后导致邮票这么多年基本上没有任何保值的可能性,其实很多邮票现在的价格是低于90年代的价格的,除了极少数最珍惜的。

这跟白酒行业在某些点很类似。 虽然茅台仍然很优秀,但是白酒行业整体面临一个非常大的压力,背后的本质就是人口老龄化,老龄化导致喝白酒的人群总量是在下降的,年轻人喝白酒的比例不如年长的人,所以对于整个白酒行业而言,全国范围内销量是下滑的。事实上,全国白酒产量已经见顶下滑好几年了。 

可能大家要问了,为什么过去几年有一轮比较强的白酒行情? 可以看一下这样一个指标:“茅房比”,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53度飞天茅台的零售价和京沪深二手房房价的比,这是茅台酒零售价的先行指标。 当茅房比处于由低到高的拐点则酒价将下跌,处于由高到低的拐点则酒价将上涨。 白酒(其实)是一个周期性行业,它的周期大概是6~7年,如果你没有踩对周期,在2013年到2015年(买了)白酒,你的回报率是很差的。在2013年-2015年,白酒行业只有茅台是有阿尔法的,其他白酒的股价都很低迷。 而2016年-2019年就是反过来,原因很简单,它处在景气周期的上行期。 如果我们拆回报率,很明显茅台一直有持续领先行业板块的溢价,它的ROE来自于定价能力。 但是我们也要从侧面看到,白酒行业已经过了巅峰期,大家一定要意识到这个行业已经进入萎缩了,它的本质和邮票、纪念币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一般萎缩性行业往往只有龙头企业能够做的很好,美国有大量的例子来证明这点。 所以,茅台本身没有太大的问题,茅台最终仍然会维持一个很好的产能投放,但是,中国高端酒消费的总量是有上限的。 茅台后边的产能投放会对五粮液(SZSE:000858) 泸州老窖(SZSE:000568) 和其他白酒企业带来巨大压力,行业长期的这些隐患永远都是存在的。

对于萎缩的行业,赛道非常重要,赛道变得越来越狭窄,实际上会导致你投资的容错度巨幅降低。 对于窄赛道和负增长赛道,你一定要缩到最有把握的公司上,而宽赛道你往往可以赛马,最后看剩下哪几匹马


注:全文实录由鹤九整理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3Iuq0wH0OlchXqKF5B8tA


本文作者不持有文章中提到的股票,且近72小时内无任何买入计划
❤2喜欢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