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再读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导言2


LoveKonan
关注
2021年10月02日
·
318浏览
·
3喜欢
·
0评论

好赛道的弊端

在区分了防御型和进取型投资者后,格雷厄姆继续写道:“大家普遍认为,成功投资的艺术源自选择未来有极大发展的行业,再选中其中最具前景的公司。比如一些聪明的投资者——或者他们聪明的投资顾问——应该很早地识别出计算机行业的成长性,并选中其中的代表IBM(注:书中格雷厄姆提到的现在是1973年)。还有一些其他快速成长的行业及公司。”但是,格雷厄姆指出:“但是这只是事后看起来容易。”

 

格雷厄姆引述了1949年版《聪明的投资者》中的一段话:“这类投资者可能会购买航空股,因为他们相信航空业的未来要比市场平均发展得更好。对于这类投资者而言,本书的价值更在于对这种投资方法的弊端的警告,而非提供任何有意的技巧来精进这种投资方法。”那么这种投资方法有什么弊端呢?我们可以从1973年反观航空股过去20年的投资表现窥探一二。格雷厄姆写道,“当然预测航空运输量超凡的增长是很容易的。因为这个因素,航空股成为基金的最爱之一。但是尽管营业额的扩张——甚至扩张速度快于计算机行业——一些技术问题和过度扩张带来了巨幅波动且灾难性的盈利数字。1970年,尽管航运量再创新高,但是整个航空业损失了两亿美元。(1945和1961年,航空业也是赤字。)这些公司的股票在1969-1970年的市场中跌幅超过平均。”可见,买热门股和投资挣钱并不等同。

 

贾森·茨威格在2003年对这段的注释是十分点睛的。注释里写道,“航空股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像九十年代的互联网股票一样让投资者十分兴奋。在当时最火的共同基金是Aeronautical Securities和Missiles-Rockets-Jets & Automation Fund。他们和他们所拥有的股票一样是投资灾难。现在普遍认同,航空业在其存在的整个历史里,盈利总计是负数。而格雷厄姆所强调的并不是不买航空股,而是不轻易相信航空业在未来能比其他行业表现得好这种确定性。”

 

轻易相信这种被鼓吹得很好很确定的前景是非常危险的。危险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良好的前景并不是确定的,比如格雷厄姆提到的航空股。另一方面,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前景良好的预期(确定性)上,投资者很容易忽略同样非常重要的其他因素,比如投资的具体公司的盈利、运营、财务健康、管理层等。最重要的是,投资者可能会为这种前景付出极高的溢价。再次打开年前十分红火的热股赛道股的股价曲线,跌幅是令人触目惊心的。比如贵州茅台,五粮液,恒辉医药,中芯国际,比亚迪,海天味业等等。也许听取了格雷厄姆在半个世纪前的告诫,投资者就不会轻易地参与市场的狂欢,为市场的热情买账。

 

由于过高价位或不确定而过度分散的仓位

格雷厄姆继续写道:“另一方面,虽然基金投入了大量的资本在IBM上,且取得了大幅收益,但由于IBM价格偏高,且无法十分确定其未来的增长率,基金们通常持有IBM不超过总基金3%的比例。所以,这个卓越的选则对于基金整体的业绩并不是决定性的。另一方面,许多同期买入的计算机行业股票的公司并不盈利。”

 

格雷厄姆由此得出结论:1. 看似显然的繁荣并不能一定能转化为投资者的盈利。2. 即便是投资专业人士也不能确定地选中且集中资本投资最有前景的行业中的最有前景的公司。

 

格雷厄姆这里提到了集中的问题。热股牛股,大家都知道公司好,赛道好,公司过去几年可能也经历了大幅盈利增长,但也因此导致其价格相对于盈利水平过高。基金或因为其股价过高,或因为无法确定其未来能否持续过去的高速成长,或因为不想基金组合有大幅波动,而不敢重仓持有。即使判断正确,以3%的权重,涨了10倍(很难),也只能为整体账户带来30%的收益,并不能解决问题。格雷厄姆犀利地指出即便选对所谓的成长股,也需要适当地集中来取得超额的收益。但实际操作中,并不一定像投资者幻想的那样美好。

 

投资者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随后格雷厄姆写道:“本书的一个目标就是指导读者不去犯重大错误并发展一些让其舒适的策略。我们会讲很多投资者心理。因为,投资者的主要问题——甚至是他的最大的敌人——很可能就是他自己。。。。我们希望通过论证,举例和劝诫,让投资者对其投资决策建立合适的精神上和情绪上的态度。我们看到过很多脾性十分适合投资过程的普通投资者比那些没有如此脾性的投资者——虽然他们在金融,会计和市场方面有跟多的经验——赚取并保留住了多很多的钱。”其中,“保留”(kept)这个词加了斜体重点。再读之际,“保留”这个词很是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为什么选择价值投资这样一种看似赚钱非常慢的投资方法呢?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个方法不仅能赚钱,而且能够“保留”住赚到的钱。在我看来,价值投资所包含的不仅仅是什么时候买卖什么股票,它还包括对于自己脾性、耐心的磨练,终身学习,以及对于知识和智慧的渴望,以及一丝丝好运。如果有幸赚到钱,那么能留住这些财富的,将是在不断学习、思考和进步中搭建起来的思维大厦。 知识和智慧在不断的学习和突破中,也在以复利的形式增长。

 

买股票之前问一句:“多少钱?”

格雷厄姆接着写道:”他希望扎根在读者心中一个定量或者测量的倾向。在投资中,弄清楚花了多少钱买了多少价值的东西的习惯,是投资过程中一个无价之宝。在一个女性杂志中,他们曾建议投资者买股票就像他们去超市买菜一样,而非像买香水一样。在过去的几年内(以及许多过去相似的情况下),普通股票中最惨烈的损失都发生于购买股票的人忘了问一句:”值多少钱?“。

 

我读到这段的时候,简直是太震撼了!我看过一些财经新闻中,一些“大师”谈论某些股票头头是道,让人听后觉得他说得真对。似乎他们的目的就是让你买他推荐的股票。但是他们很少提及价格。比如,在美国CNBC财经频道的James Creamer在2000年科技泡沫中几乎推荐了市面上的所有股票。其推荐的股票好多在泡沫破裂后只剩1折或退市。但这不妨碍其依然活跃在财经频道的第一线。2018年我还看到他激情四射的分析。所以,我给自己设的第一个原则就是严格控制信息源,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完全屏蔽电视财经类新闻,因为“值多少钱?”这个问题很少被提及。

 

 

 


本文作者不持有文章中提到的股票,且近72小时内无任何买入计划
❤3喜欢收藏